Vue3全局API详解
编程小白也能懂的Vue3全局API知识点汇总
你好!欢迎来到Vue3全局API的世界!我是你的学习助手。
Vue3的全局API是Vue框架提供的一些核心功能方法,它们可以直接在Vue实例或组件中使用。与Vue2不同,Vue3中的全局API经过重新设计,更加模块化,可以更好地支持Tree Shaking(减少打包体积)。
接下来,我会用最简单的大白话解释每个API的作用和用法,并附上代码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。
createApp
大白话解释: 这是创建Vue应用的起点,相当于你盖房子前先打好地基。
作用: 创建一个Vue应用实例,然后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各种功能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在Vue3中,不再使用new Vue()来创建应用,而是使用createApp()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多个应用可以独立存在,互不干扰。
defineComponent
大白话解释: 这是一个”类型定义助手”,主要作用是帮助TypeScript理解你的组件代码。
作用: 在TypeScript项目中提供更好的类型推断和代码提示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即使你不使用TypeScript,也可以使用defineComponent,因为它能让你的代码更规范,并且在未来支持TypeScript时更加平滑过渡。
ref
大白话解释: 创建一个”响应式”的数据容器,当里面的值变化时,页面会自动更新。
作用: 让基本类型的数据(如数字、字符串等)变成响应式的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在模板中使用ref创建的变量时,不需要加.value,Vue会自动帮你处理。但在JavaScript代码中修改值时,需要加上.value。
实际效果演示:
计数器: {{ count }}
reactive
大白话解释: 创建一个”响应式”的对象,当对象属性变化时,页面会自动更新。
作用: 让对象类型的数据变成响应式的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与ref不同,reactive创建的对象在修改属性时不需要.value,直接修改属性即可。但对于基本类型,推荐使用ref。
实际效果演示:
姓名: {{ user.name }}
年龄: {{ user.age }}
地址: {{ user.address }}
computed
大白话解释: 创建一个”计算属性”,它会自动根据依赖的数据计算出新值。
作用: 当某个值需要根据其他值计算得出时使用,避免重复计算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计算属性会缓存计算结果,只有当依赖的值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,这比在模板中使用方法更高效。
watch
大白话解释: 这是一个”监听器”,当数据变化时执行一些操作。
作用: 监听数据变化并执行副作用操作,如发送请求、操作DOM等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对于监听多个数据源,可以使用数组:watch([ref1, ref2], ([newVal1, newVal2], [oldVal1, oldVal2]) => { … })
nextTick
大白话解释: 等页面更新完成后执行某些操作。
作用: 在数据变化后,操作更新后的DOM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Vue是异步更新DOM的,所以数据变化后立即操作DOM可能得到的是旧的状态。nextTick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利器。
provide & inject
大白话解释: 跨层级组件传递数据的方式,爷爷组件可以直接给孙子组件传递数据。
作用: 解决多级组件嵌套时props逐层传递的繁琐问题。
基本用法
💡 小贴士: 这对API特别适合开发全局配置、主题切换、用户信息共享等跨组件场景。
总结:Vue3全局API的核心概念
1. Vue3的全局API采用模块化设计,支持Tree Shaking
2. 响应式API:ref和reactive是创建响应式数据的核心
3. 组合式API:computed、watch等帮助组织组件逻辑
4. 工具类API:nextTick、provide/inject等解决特定场景问题
5. 学习建议:从createApp开始,逐步掌握各个API的使用场景